|
台灣青年翁安石。(圖片由受访者供给)
中國台灣網訊 (记者 陈文韬)消臭晶球,外公是北京人、母亲在台灣商務文教交换协會做两岸交换的相干事情,来自台灣台中市的大三學生翁安石與大陸注定有着密不成分的缘分。2008年,他跟從父亲第一次踏上這片地皮,自此便一發不成整理,日後的10年間他隔三差五就會来到對岸游览参觀,坦荡本身的眼界。
东北校园糊口:“我来對处所了!”
本年3月份,就读于台灣东海大學生命科學專業的翁安石以一位互换生的身份来到瑜珈襪,了东北林業大學,體验大陸北台中搬家,方的校园糊口。 從一起头的不习气到渐渐顺應,回忆起這段3個月的履历,翁安石直言“来對处所了”。
互换第一天在班上自我先容時的場景,翁安石直到如今還念念不忘。“那時我想讓大师记着我,我就说‘我還蛮喜好饮酒的,但愿和列位進修’。”成果可想而知,热忱的东北同窗将翁同窗“灌倒”後,他才领會到這里和台灣在酒文化上的庞大差别。
在课業進修方潔舌凝膠膏,面,翁安石深入感觉到大陸學生的進修压力,“他们天天城市花上一段時候泡在藏书楼,上课前十分钟就會坐在课堂,這类吃苦尽力的進修精力值得我進修。”在东北林業大學,翁安石修习的是動物庇护專業和丛林庇护專業,有幸介入這两個專業所供给的练习课,在教員的率领下“上山”实地考查,获得书籍上學不到的履历。“在林大,我可以去到帽兒山林場察看與台灣截然分歧的植物虫豸,如许的实践勾當,對本身專業的晋升是很是贵重的助力。”
在3個月的互换中,翁安石起头渐渐顺應這里的進修糊口,乃至在拜别時有了不舍。“东北人出格重豪情,我在分開時,分歧班级的同窗都找我用饭,這我很冲動。”他還暗示,大陸的重點大學聚集大江南北各民族的同窗,他可以在东北和福建的同窗讲闽南话,和云南、甘肃等地域的同窗交换分歧民族的文化,這個布满丰硕多元色采的校园讓他大開眼界。
台灣青年翁安石(右一)在东北林業大學互换時代于实行林場介入练习课程。(圖片由受访者供给)
伸開雙臂废除两岸交换的“三尺冰冻”
互换時代,翁安石深入感觉到了大陸的成长,他認為除都會大眾举措措施這类“硬文化”气力的晋升,大陸在娱樂方面“软文化”气力一样成长敏捷,热點的電視剧和综藝節目层见叠出,“像《中國有嘻哈》就在台灣很火,那時我身旁的台灣朋侪都在會商這档節目。”
但讓翁安石担心的是,两岸之間的交换老是有些隔膜。互换時代,他就常常被大陸同窗問到诸如“台灣人是否是都感觉大陸人吃不起茶叶蛋”如许的問题,在他眼里,這类“博眼球”電視節目中的蒙昧谈吐底子何足道哉,但每次被大陸同窗問到,城市讓他有些為难。
“以是,我在互换時代每當和新熟悉的大陸同窗交换時,城市洞開心去沟通,用真心换真心,尽力解除他们的误會。”翁安石暗示,回到台灣時,他也會奉告身旁的亲友大陸如今的成长状态,但愿将来两岸之間不再见發生如许的误會。
翁安石與东北林業大學福建籍學生密切互動。(圖片由受访者供给)
将来,翁安石但愿来到北京成长,用年青人不平输的精力闯出本身的一片天。在奇迹计划上,除生物科學專業的相干事情,翁安石暗示有機遇也想和母亲同样,介入到两岸交换的奇迹傍邊来。“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可是咱们不克不及灰心,必定要刚强地對海峡另外一头留着不异血液的同胞们伸開雙臂,加深互相的领會,而且一同互助,联袂共創夸姣的将来。” |
|